重磅 | 刚刚,我室新增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天,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美芳教授入选,祝贺!

(朱美芳:奋斗是她最美的姿态)


教师简介

朱美芳,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导;1986年获得东华大学(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学士学位,1988年获东华大学(时名中国纺织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9年获东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纤维学会执行理事、Advanced Fiber Materials期刊Editor-in-Chief。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她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3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出版《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等著作10部(章);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10余项。作为大会主席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应邀作大会报告、主题或特邀报告140余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曾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桑麻基金会纺织杰出青年学者奖和上海市科技精英等荣誉。


奋斗是她最美的姿态

有学生说,朱美芳老师总给人一种“平和感”,她是一个对工作有态度、有速度,待人有温度的人。从教30年,回首为师为学的过程,朱美芳心中感念不忘的是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老师,是一路共成长的学生、团队,是无数坚持与奋斗背后,那个她深爱的强大的祖国。


“接地气的科研”一直在路上

朱美芳清晰地记得那是1989年1月,在她入职后的第五天,就跟着当时的系主任陈彦模老师,坐大卡车去了张家港涤纶厂,到企业找问题。这也是她从事纤维改性研究工作的起点。“做接地气的科研”一直是朱老师和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也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学术基因”。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研究课题;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科研方向。这样的科研,她一做就是30年,如她所说“这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也是一代又一代东华人奋进不息、科技报国的精神密码。

(朱美芳获评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老师)

为了解决实验室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难题,不知多少次,她和学生们索性睡在车间。开始进展不顺利,设备运转连续化差,经常断头,要停机调试。到后半夜工人师傅扛不住了,她就带着学生站到生产线上动手操作。“你们是大学生么?这么肯做?”工人们看着惊讶地说。

30年来,朱老师带着肯做肯干的团队将“杂化材料”概念植入纤维世界,通过创新合成方法和纳米复合技术,对有机、无机材料进行多尺度、多维度和多组分复合。让不同材料在纳米的微观世界中合而为一,变身为性能可控、功能更强的新材料。例如,水洗50次后,功能纤维及纺织品仍能保持优异的抗菌效果;可排汗、导湿的运动休闲面料,还能升级“加载”抗菌、阻燃功能……这样的“好衣服”将不同纤维织到一起,杂化纤维功能大增。团队研发的这一健康防护功能杂化材料项目,在2016年一举摘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特等奖。

(朱美芳与师生一同探讨实验问题)

近年来,朱美芳团队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纤维与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化学纤维理论和技术方面不断突破,重点研发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生命科学、信息和环保技术、新能源等相关的多功能、高性能和纳米纤维材料,在医用材料、石墨烯纤维、智能水凝胶等领域均有建树,促进了我国化纤材料的高功能化、纳米化及智能化发展。她说,我国正在向纤维强国、科技强国迈进,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有待攻坚突破,我们科研工作者尤其要有忧患意识,瞄准奋斗方向,丝毫不能放松。


育人不倦的博导班主任

朱美芳觉得一位好老师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育人没有完成时,学生始终是她潜心开发的首要“材料”。她继承钱宝钧、方柏容、孙桐等老一辈东华材料人创立的学科文化和学科精神,因材施教,用自己的学识与师德倾心育人。

除了教授,朱老师还有个“特别”的身份——本科生的博导班主任。她帮助低年级本科生制订合理的学涯规划,当学生遇到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讲座、座谈、微信、邮件等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清晰地了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科动态和人才需求。除了学业成绩,朱老师更牵挂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工作哪怕再忙,她都会挤出时间和学生一起用餐、在办公室促膝畅谈,关心大家的家庭近况、兴趣爱好……润物无声。

(朱美芳和学生在一起)

一位学生这样回忆入学时的情景:“除了辅导员,没想到最先认识的竟然是院长!在第一次班会上,朱老师和蔼可亲,眼神灼灼,透着一种坚定。她挨个询问我们的入校生活,用她的成长故事鼓励大家提早进课题组学习,对未来尽早规划。”

大家都说,朱老师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学生敞开着。该校2015届毕业生邱天告诉记者,大三准备考研的他,鼓起勇气慕名走进了朱老师的办公室。在说明来意后,朱老师欣然和他聊起了考研攻略,要“厚着脸皮”找资料,主动请教。性格内向的邱天被如此亲切的大教授雷到了,他说,朱老师最着急的就是学生不去找她,有问题、有想法自己闷在心里。

多年来,朱美芳坚持给本科生上“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帮助学生扣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给本科生的第一堂课主要介绍材料学科的概况和国内外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四毕业前,她会给学生讲材料制备方法学、国际材料前沿和材料行业情况,帮助他们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或企业人的过渡。


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你不是一个人单干”,青年教师到材料学院报道,朱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这样一句话。新教师入职后很快就会进入学院的某个团队,新老教师一起商量如何“服水土”、补短板,更快更好地适应国内和东华模式。材料学院还提出了“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三个“1”分别指青年教师原来的学位导师、学院年长的教师和企业导师。前不久,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青年科学中心”,多渠道帮助“青椒”在教学科研上稳扎稳打地成长发展起来。

(朱美芳团队合影)

朱美芳带领的课题组有个带文艺范儿的名字叫“蒙泰”,得名于上世纪90年代初课题组制备的“蒙泰丝”——细旦聚丙烯纤维。这种纤维柔软可染色,添加其他功能成分后,实现了单一成果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蒙学善问,泰定求真”成为团队师生研习的共同追求。在团队建设中,朱老师坚信“身教重于言教”,她的一言一行也深深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激励着他们勤奋不懈、学以致用。

(团队成员研讨工作进展)

课题组青年教师成艳华说,在科研道路上,朱老师除了教她如何解决问题,启发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她对于科研、对于人生的态度,这些年对自己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朱老师通宵达旦地准备课件或学术会议PPT,经常在出差途中处理邮件、查阅文献……在大家眼里,朱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女超人”,可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她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要尽到一名教育者和科研者的本分。

朱老师常和青年教师们说,大家所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带着自己的标签,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把它做好。她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个质朴的道理。“朱老师怎么做,直接影响着我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朱美芳不仅是大家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40岁,学科背景交叉、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一体的创新团队,20余年来,依托“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需求,专注于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及高技术纤维材料研究,培养汇聚了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试点团队”。2018年,入选了“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朱美芳教师曾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四有”好老师等多项荣誉。

三十载岁月,静静流过,故乡美了,教育强了,国家盛了。朱美芳始终将育人报国的初心深藏于教学科研的沃土,深植于坚持不懈的奋斗。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那条色彩多变的长丝巾是她最喜爱的配饰。其实真正走近她,就会发现,奋斗才是她最美的姿态。


纤维材料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战略。我国合成纤维发展6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但部分高性能纤维还受制于人。如何实现纤维产业由大到强,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创研究,加强高精尖纤维的开发,拓展纤维的应用领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朱美芳